項目位于石家莊高新區倉盛東路和太行西街交叉口西南角,于2013年5月9日完成。
擬建建筑包括1棟綜合樓、1棟生活樓、兩座口服固體制劑車間,一座中藥提取車間,一座污水處理設備間,危險廢品庫及主大門和物流大門等附屬建筑。綜合樓、生活樓、口服固體制劑車間、中藥提取車間采用樁基礎,污水處理采用筏板基礎,危險廢品庫采用獨立基礎,主大門和物流大門采用條形基礎。工程所在地自上而下分為六層,分別為①~②層黃土狀粉土,③黃土狀粉質粘土,④層細中粗砂,⑤層粉質粘土,⑥層中粗砂。巖土工程特點為①~②層黃土狀粉土:濕陷性試驗結果表明這部分土層具有濕陷性,濕陷程度為輕微~中等,場地為非自重濕陷性場地,地基濕陷等級為I級。可作為荷載較小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層。③黃土狀粉質粘土:屬中壓縮性土,分布穩定,工程性質較好。④層細中粗砂:稍濕~濕,中密~密實,分布穩定且具有一定厚度,工程性質較好,可作為復合地基樁的樁端持力層。⑤層粉質粘土:可塑~硬塑狀態,含鐵錳氧化物,含姜石,見銹染,局部含鈣質膠結層,含砂夾層。屬中壓縮性土,分布較穩定,工程性質較好。⑥層中粗砂:稍濕~濕,密實,含礫砂及少量卵石,該層具有一定厚度,承載力高,工程性質較好。
本工程以鉆探和人工挖探為主,標準貫入試驗、孔內波速測試兩種原位測試手段。共完成勘探點49個,共計1126延米。根據擬建建筑物實際荷載,危險廢品庫、主大門、物流大門和污水處理設施荷載較小,可采用天然承載力地基,設計時應考慮濕陷性的影響;口服固體制劑一、中藥提取車間、綜合樓、生活樓和口服固體制劑二單樁荷載較大天然承載力地基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結合本場地巖土層的工程特性,可采用長螺旋泵壓素砼樁復合地基。復合地基樁端持力層可采用分布穩定、厚度較大、密實度高的④層中粗砂及以下地層作為樁端持力層。擬建建筑物基礎埋深最大1.8m,鑒于基礎埋深范圍內土層為①層黃土狀粉土,坡高小于3m,建議放坡坡率1:0.5~1:1.0。地基基礎和基坑工程方案科學、經濟、可行。